夫妻店适合做美团外卖吗?
这个问题就像问“小渔船能不能出海捕鱼”——答案取决于你的船够不够结实,海上的风浪大不大。夫妻店做外卖,既可能乘风破浪赚得盆满钵满,也可能被平台的巨浪拍得晕头转向。下面我们从几个角度细细拆解。
流量红利:美团就像一条繁华的“线上商业街”,每天有上亿人路过。夫妻店入驻后,能接触到原本街边客流难以覆盖的顾客,尤其是年轻人和懒宅族。
成本优化:如果主打外卖,可以租更小的店面(甚至纯厨房),省下堂食的装修和人工成本。比如某拉面馆仅15平米,月利润却能到2万元。
灵活经营:夫妻店反应快,能根据订单调整菜品。比如山西的唐久便利店,通过外卖把关东煮卖到深夜,抓住了夜宵经济。
案例对比表:
| 类型 | 优势 | 风险点 |
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纯外卖店 | 省房租、人工,专注线上流量 | 完全依赖平台,佣金压力大 |
| 堂食+外卖 | 线上线下互补,风险分散| 人力紧张,易顾此失彼 |
佣金压力:平台抽成通常15%-25%,小商家议价能力弱。有人月入20万,扣完成本反而倒贴。
运营复杂度:既要盯订单、备货、打包,还要应付差评。就像“杂技演员同时抛五个球”,稍不留神就砸锅。
竞争内卷:大品牌有资本烧钱促销,夫妻店可能沦为“陪跑”。某县城小店发现,线上流量最终被连锁店垄断。
选品定生死:
适合外卖的品类:快餐、简餐、小吃(如掉渣饼+凉皮套餐,成本低、易标准化)。
避开雷区:火锅、现炒菜(配送体验差,利润薄)。
抠成本到极致:
食材:批量采购,减少浪费。
包装:选平价供应商,避免“过度精致”。
借力平台工具:
用拼好饭、直播等功能引流,但控制低价套餐的利润空间(如9.9元套餐需确保每单赚3元)。
适合做的:
✅ 产品标准化高(如面条、盖饭)
✅ 能接受初期低利润(先攒口碑)
✅ 夫妻分工明确(一个管厨房,一个管订单)
谨慎入局的:
❌ 客单价低于20元(难覆盖成本)
❌ 人手不足还硬撑(最后累垮家庭)
总结:夫妻店做美团外卖,不是简单的“行或不行”,而是一场关于效率、耐力和灵活性的马拉松。有人跑成了“孙宝才的掉渣饼”(年赚30万),也有人倒在“佣金和流量的沼泽”里。关键是想清楚:你的产品是否像“外卖界的方便面”——便宜、快、还让人惦记?如果是,放心开干;如果不是,或许抖音拍短视频引流更划算。
(注:文中数据及案例均来自公开报道,具体经营需结合本地市场调整。)
上一篇
下一篇